艾灸主要作用
温经散寒:艾灸的热力可以温通经络,散寒湿,对于风l寒湿痹引起的关节疼痛、肌肉僵硬等症状有显著疗l效。
通经活l络:艾灸能够刺激经络系统,促进气血运行,从而改善经络痹阻的情况。
行l气活l血:通过艾灸,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气滞血瘀的症状。
升阳益l气:艾灸有助于提升人体的阳气,增强抵抗力。
强筋健骨:艾灸可以滋养筋骨,增强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
祛湿散寒:艾灸的热力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和寒气,改善体质
上古之人便知以火之温热煨可令痛减,这便是灸法的早期雏形。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艾灸技法已非常盛行。《孟子·离娄篇》中记载:“今之欲王音,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黄帝内经·灵枢》则说“针所不为,灸之所宜”。可见,艾灸技法很早就受到我国人民的重视。明代李时珍在其所著《本草纲目》中对艾灸作用更是予以了高度肯定。
现代研究表明经络腧穴具有三大特点:
1.经络腧穴具有外敏性即用同样艾灸方法选择一定的腧穴与一般的体表点,其作用是明显不同的。
2.经络腧穴作用的放大性,经络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体表循行路线,而是多层次、多功能、多形态的调控系统。在穴位上施灸时,影响其多层次的生理功能,在这种循环感应过程中,它们之间产生相互激发、相互协同、作用叠加的结果,导致了生理上的放大效应。
3.经络腧穴对药的储存性腧穴具有存药的作用,药的理化作用较长时间停留在腧穴或释放到全身,产生整体调节作用,使疾病得以好转。